本人自2011年2月進入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來,到現在已快5年時間,如今為徐工集團工程師,具有江蘇省中級工程師職稱。
本人自工作以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快速的融入到了公司的文化氣氛中來,能夠快速的按照時間節點,按質按量完成公司要求的各項任務,工作踏實,能夠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努力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積極把自己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且終有所得。在工作中,逐漸掌握并熟練運用各種結構設計中所運用到的軟件,且掌握了大量本專業經常出現的各種車間和市場反饋,逐步培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人在工作的同時時刻不忘學習,經常參加各類繼續教育和計算機考試,并取得相關證書。在工作之余,經常補充有關焊接方面的知識,直到目前,本人對焊接過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能夠預測本人負責部件的焊接變形部位和應力集中部位,并能夠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
本人能熟練應用pro/e,UG,Solidworks和CAD等制圖軟件進行三維和二維繪圖,能熟練使用hypermesh,Ansys和workbech等軟件進行結構分析計算。
熟悉焊接操作規范和焊接工藝,對預防結構件焊接變形和消除焊接應力有一定的心得,產品試制過程中,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因焊接變形而產生的問題。
熟悉起重機產品的生產加工流程和工藝路線,牢固掌握了產品從下料,焊接,機加和裝配等各項工藝流程,并能快速解決任一環節出現的問題。
熟悉鈑金件設計和加工工藝,能熟練的運用PROE軟件進行鈑金設計。
2011-02/至今 徐工集團[11年5個月]
2011.02 - 至今 (4年11個月) 國有企業 | 機械制造/機電/重工 | 2000-5000人
徐工集團是一家生產大型工程機械的國有集團公司,本人所在的旗下公司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輪式起重機的研發和生產,前身為魯南第八兵工廠,成立于1948年。
2011.02 - 至今 7000元/月
下屬人數:500 | 所在地區:徐州 | 所在部門:起重機械事業部
工作職責: 1,負責新產品轉臺和平衡重的結構設計和研發。
2,負責對老產品轉臺和平衡重結構升級和生產問題處理。
3,運用三維繪圖軟件進行結構創新設計,并利用相關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分析,以驗證結構強度,應變、應力和其它相關性能,并對結構負責。
4,對新產品試制進行全程跟蹤,及時處理試制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5,編制新產品測試方案,并全程跟蹤測試,驗證產品各項性能和指標。
6,善于處理車間反饋,并及時運用到后續的設計工作中,敢于承擔設計責任,并及時更正設計缺陷。
7,善于處理外部市場反饋,能以市場為導向,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新型結構和產品。
8,對返修車輛的轉臺和平衡重等相關部件的損壞程度進行評估,并制定維修方案。
9,編制產品所需各項技術文件,并對文件準確性負責。
10,創新型結構的專利申請。
工作業績: 在公司期間,本人參與和獨立完成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產品,其中對產品進行的小型優化改進不包含在內:
1,參與完成XCT80汽車起重機轉臺和平衡重的設計工作,全程跟蹤生產,解決試制反饋,對結構強度進行校核,編制工藝文件等。
2,獨立完成QY75KN平衡重設計工作,并申請專利一項。
3,獨立完成XCT90U轉臺和平衡重設計工作,對轉臺結構進行計算分析,編制各項工藝文件和出場文件,參與產品認證工作,全程跟蹤產品試制和反饋整改。
4,系列軍品競標車轉臺和平衡重的設計工作,全程跟蹤生產,完成的軍品系列產品全部成功競標。
5,獨立完成QY25K5A轉臺和平衡重設計工作,該產品基本取代公司遠QY25K系列產品,現已批量生產并銷售。
6,獨立完成XCT25、XCT35、XCT90、BR1000、XCT40U和XCT25-S等“G一代”產品和出口產品轉臺和平衡重的研發和設計工作,注重利用拓撲優化進行轉臺的輕量化設計。
7,對系列老產品進行結構優化升級。
合肥工業大學|碩士[2008-09/2011-02]
專業:材料加工工程(機械類)
類別:機械工程類
--------------------------------------------------------------------------------
安徽科技大學(2004.09 - 2008.07)
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鑄造專業) 學歷:本科 是否統招:是